2月26日下午,香港中文大学林达华教授应邀访问我校。林教授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(网络空间安全学院)就科研合作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,为后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、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吕媛媛、白马湖实验室常务副总经理及副主任范海东、白马湖实验室副总经理郭妍出席活动,信息学院党委书记苏丽辉主持活动。

随后,林达华教授为我校各院系12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“多模态大模型的实践与前瞻”的高水平学术前沿报告。在报告中,林达华教授深入剖析了多模态模型的架构、训练、部署及评测的实践观察,并详细阐述了在具体实践中所遇到的多重挑战。在此基础上,林教授还分享了他对于大模型未来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的独到见解,以及企业和学术界如何有效协同以促进科技创新的前瞻思考。


此次报告不仅拓宽了我校师生的学术视野,更为我校与香港中文大学及白马湖实验室在科研合作、学术交流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,为未来的共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。
为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,国际交流合作处(港澳台事务办公室)积极邀请港澳台地区的知名学者、专家来校访问交流,整合多方资源,搭建高水平的学术合作平台。这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,也为学校与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。
主讲人简介:
林达华,香港中文大学教授,香港中文大学交叉学科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,香港中文大学-商汤联合实验室主任,商汤科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与大模型首席科学家。林教授于201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,研究领域涵盖计算机视觉、深度学习、大模型和生成式AI等。在人工智能相关顶级学术会议与期刊发表逾300篇论文,在2010年获得NeurIPS的最佳学生论文奖。曾指导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团队参加ImageNet、ActivityNet与COCO等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主要国际竞赛,多次夺冠。他指导学生完成的工作,分别入选CVPR 2023和ECCV 2024最佳论文候选。林教授曾多次担任CVPR、ECCV、ICCV、ACM Multimedia与AAAI等主要国际会议的领域主席及计算机视觉主要国际期刊IJCV编委。近年来,他主要专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大模型技术研发等工作,带领团队发展出SenseParrots深度学习框架、OpenMMLab计算机视觉算法开源体系、DeepLink人工智能开放计算体系、InternLM书生浦语等一系列在业界有重要影响的项目。在生成式AI领域,指导学生和团队发展出CityNeRF、AnimateDiff、PointLLM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开创式算法体